您的位置:首页>联考咨讯

深圳联考中国港澳台联考学校:1.5万双非港宝将冲击2026港澳台联考!红利仍在但路径已变!

2025-09-20


一、联考新时代:人数激增与政策变革的双重冲击

港澳台联考正站在历史转折点上。曾经只有几千人参加的考试,如今已成为上万学子的必争之地。

报考人数五年激增166%

稿定设计-14.jpg

2025年报考人数已达1.1万大关,而在2021年还只是4484人。五年增长166% 的背后,是2003-2012年间在香港出生的超过20万“双非”儿童陆续达到考学年龄。

未来五年竞争将达峰值

根据香港统计处数据,2011年出生的双非儿童高达35736人,他们将在2028-2029年加入联考大军,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。

联考大纲调整

中文科增加古代诗文比重,数学科题量减少但分值增加,英语科单句填空改为语法填空,物理化学则删减部分内容并增加新知识点等。这些变化标志着联考从单纯的知识考查向能力素养评估转变,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二、六大趋势:重新定义联考竞争格局

趋势一:报考人数持续攀升,名校竞争白热化

报考人数激增:2026年联考报考人数预计将达到1.3-1.5万人,创下历史新高。

分数线持续攀升:普通本科线可能继续上涨,而985/211院校的分数线预计将大幅攀升。

港生占比主导:香港考生占比不断提高,更多学生意识到联考相比DSE的整体难度较低,且直通内地高校的优势明显。

稿定设计-10.jpg

趋势二:考试内容重构,能力素养成为核心

新考纲的变化体现了联考改革的深层思路:减少死记硬背,增加能力考查。

中文:古代诗文阅读比重增加,试题开放性增强,这要求考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精髓,而非机械背诵。

数学:题量减少但分值增加,意味着每道题的重要性提高,失误代价更大。

英语:语法填空和概要写作,则强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,与传统题型相比是质的飞跃。

物理:删减“电容器的串并联”等传统计算题型,转而新增“开普勒定律”“多普勒效应”等现代物理内容。

化学:拓宽有机化学疆域,在原有基础上新增“胺”“酰胺”等官能团与反应类型。

地理:直接取消简答题,将综合分析题由2道增至3道,单题分值提高。

历史:明确强化对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等主题的考查。


趋势三:DSE政策收紧驱动联考热

2025年起,DSE报考资格正在收紧,对学籍要求更加严格以及对自修生报考设置限制。香港“本地生”新定义与居住年限要求,这些政策因素使得许多双非家庭转向联考。

趋势四:招生院校持续扩容,缓解竞争压力

近年来接受港澳台联考成绩的内地高校持续增加,2025年联考招生院校达到378所,新增12所,新增院校多为中西部地区高校,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
稿定设计-11.jpg

趋势五:身份规划日益重要,提前布局成关键

2025年明确规定“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,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报名参加全国联招”。华侨考生材料认证要求收紧,考生的外国居留权证明、学历等材料需进行认证及翻译。

三、备考策略:新考纲下的应对之道

面对2026联考的新变化,考生需要调整备考策略:

紧跟新考纲,转变学习方式:彻底摒弃机械刷题模式,真正注重能力培养。特别是语文科目的古代诗文和英语科目的写作输出,需要长期积累。

多做真题和模拟题: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,熟悉考试题型和出题规律,提高解题速度和应试技巧。

关注时事热点:部分科目会涉及时事热点,考生需要关注时事动态,提升答题的灵活性。

提前规划身份资格:确保符合报考资格是前提,特别是华侨考生,需要提前数年规划身份和居住时间。

多元备考,做好备份计划:可以考虑同时准备全国联招和两校联考,增加升学选择,也可以考虑海外高校作为备份方案。

稿定设计-3.jpg

今天的港澳台侨联考资讯就先分享到这里了,想要了解更多的港澳台侨联考问题,欢迎拨深圳联考中国港澳台联考学校:佳佳老师(联考中国)18922873397

1732614629605510.png

扫码添加老师咨询详情